close

(一)「真相」是這麼來的

近代的自然科學,發軔於十七世紀的「機械哲學」,認為解釋世界的方式是藉由基本的物質和運動,而且物質就是其本質,跟外在形式無關。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主張,是因為當時普遍接受的「自然哲學」認為,物質本身皆具有不可化約的質性特色,這是物質以外的「形式」、「本質」才使物質成為某「特定物」,進而構成世界的秩序。舉例而言,砂石磚瓦所造成的教堂,在機械哲學者的觀點中,僅僅是砂石磚瓦,跟造成豬舍馬廄的砂石磚瓦並無不同,但是在自然哲學者的眼中,「教堂」除了砂石磚瓦的「物質」以外,建築成為「教堂」的「形式」讓「教堂」有其神聖崇拜的本質,因此不同於豬舍馬廄。

在認識論上,「機械哲學論」主張應直接觀察、直接閱讀「自然之書」來替代偉人著述;這也是為了要抵抗「自然哲學論」主張,知識的來源應藉由研習、詮釋人類典籍記載的權威。而當時「自然哲學」中擁有權力的解釋者,主要都掌握在教會與教士手中,藉由這些主張,他們得以去爭權奪利;而與之對立的「機械哲學」,在一開始出現之時,是帶著反威權色彩的,並拒絕盲目的信賴,並且在伽利略、波以耳、克卜勒等一系列物理、化學、天文的著述之後,近代所謂的「科學啟蒙」於焉成形。

 

(二)為什麼需要重組「真相」

然而,時至今日,科學的本質以並非當初的素樸。一段經典對話,是來自二次世界大戰後,美國第三十三任總統杜魯門,與科學家奧本海默之間;前者是決定要往日本丟原子彈的人、而後者是發明原子彈的人。奧本海默說:「我覺得我的手沾滿鮮血。」杜魯門回應說:「血在我的手上,讓我去操心吧!」──或許讀者們可以有各自的判斷,到底誰該為那些戰爭中的苦難死傷負責,但是一個明顯不過的是,政治與科學在當代社會中,的確有著相當緊密的連結。在台灣,經典案例應以核四爭議所涉及的「核工專家」與「反核專家」莫屬[1],充分演示了鑲嵌在政治結構中的科學社群,對於科學天真宣稱的「中立」、「客觀」,早已倍受挑戰。

除了「科學」宣稱的「中立」、「客觀」開始受到質疑以外,科學研究的推展,也讓政治的權力空前的膨脹:要不要建設核電廠、要不要進口基改食品或美國牛肉、要不要開放人工受孕技術或安樂死、要不要通過高科技廠的開發……許多管制法規被迫面對日新月異的科學發展,政府決策單位也面臨一波波的「科技爭議」。在科技爭議前,與民間單位聯盟的科學家,常被指控是帶著特定意識型態去進行學術研究,而與國家政府同盟的科學家,則會被指控是「御用學者」。但是,諸如此類的爭議不應只是科學家的事情,受這些科技爭議影響的民眾,卻也不一定有充裕的管道和能力,參與相關政策的討論。一種常見的論調,就是主張現代社會分工精細,因此需交付相關的「專家」去處理;但是延伸的問題是,如何指認這些專家?而一個科技爭議需要哪些領域的「專家」才夠?而這些「專家」所宣稱的內容,如果有衝突該怎麼辦?

「科技與社會」(ScienceTechnologySociety,以下簡稱STS)作為一個新興的跨領域研究場域,這幾年在台灣正方興未艾。概念上,「專家」去處理「專業問題」、「民眾」來處理「社會問題」,此二者的分野,已漸趨模糊;而當代的「科學」卻又扮演了許多政策決行的依據,因此STS的風行,正是試圖回應當代「科技社會」的風險溝通。

在本書出版之前,不但已有相關的學術機構耕耘許久[2],亦有相當量的出版著述,在台灣問世;書籍方面,除了專業專書方面,帶有科普推廣性質的書亦不少,特別是群學出版社推出的「科技渴望系列」,包含「科技渴望性別」(群學,2004)、「科技渴望社會」(群學,2004)、「科技渴望參與」(群學,2009)等三本。因此,「意外多重奏」(2012,台北:行人)的出版,不但有上述著述的讀者基礎,更重要的是,從早期只能研討國外案例,本書的個案研究都是以台灣本土案例為主,不啻是標示了STS的在地研究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。

 

(三)這樣重組的「真相」

本書的編輯相當用心,在每一個案例中,都分成四個部分進行論述。首先是「事件/現象」,接著是「一般論述」與「STS論述」,最後是「結論」。這樣的安排相當有趣,可以參照STS的不同觀點,也是讓一般讀者的閱讀門檻更為友善。而該書一開始還有「關於STS的幾個QA」規劃,讓對相關發展不甚熟悉的讀者,亦能有相關的背景補充;而最後的「關鍵字」又以有限篇幅,介紹了幾個重要的理論與概念,使眾多的個案研究,也有彼此參照對比的可能。除了編輯群的用心以外,美術視覺在設計上,將書籍整體包裝成解密推理的過程,更有畫龍點睛之效。

本書的各個案例中,筆者最推薦的有二:RCA公害污染研究,以及視障輔具的研究。案發於桃園市的公害污染,是美國無線電公司(Radio Company of America)於1970年代入駐台灣所帶來的:林宜平藉此案例,呈現了科學的不確定性,及實驗設計的盲點。到底三氯乙烯、四氯乙烯有沒有毒害?受業界資助的黃遠邦(Otto Wong)宣稱影響「微乎其微」,但是台灣大學公衛學院的王榮德教授,卻得到相反的結論;而進一步檢視科學方法,也發現相關實驗俱用雄鼠的結果,無怪乎跟乳癌、子宮癌的關聯「微乎其微」了。而這件官司,目前在國內仍是現在進行式。

另外邱大昕探討了視障與輔具的關係,要質問的正是「科技(發展)真的肇始於人性?」研究分析指出,輔具的普及其實受限於政府的補助及價格,而學術界一味強調創新的結果,簡化了使用者的需求,而出現所謂「發明者的盲點」,並呈現了流動變化的「使用者需求」,開啟讀者更深刻地去思考社會資源的分配問題。

除了上述的案例以外,本書其他的案例也相當精采:戴東原以華航空難為例,翻轉原本將肇禍事主的責任,歸咎於機師的問題,而已一個更巨觀的機構背景文化來解釋,擴充了我們對於事故的理解。陳政宏則以捕魚船隻為例,說明了並非所有的現代化發展,都是成線性發展的;印象中傳統落伍的「拼裝漁筏」仍有其無法取代的優勢,而現代先進的「機械漁船」在船難事故率上,甚至是相對危險的。

在國內公衛防疫政策的案例中,羅士翔分析了愛滋的防治政策,並將法院判決作為資料研究對象,指出政策背後的治理邏輯是帶著國族意識的排他性,以及司法體系對於「科學」的狹隘理解,尚存有不少互動空間。陳曉齡則以HPV疫苗與子宮頸癌防治政策為研究對象,指出政策在研擬上,主要還市立基於對女性在「性」方面的規範,並非採用科學證據;而且既有的研究成果,跟政策上的防治目標仍有落差,因此2007年時,類似的HPV接踵計畫曾在加拿大發生過爭議。

此外,本書也有針對身體監控的案例研究。鄭斐文以BMI為例,指出在科學直接證據尚未充分的情況下,健康商業化與醫藥市場的推波助瀾,造成現在普遍對肥胖污名化習以為常的狀況。一樣未有確切科學定論的,是「遲緩兒童」的診斷與早療效益,但是目前過度推估的盛行率、以及既有政策將箭靶指向新移民女性,其實都值得讓我們重新檢視目前全面監管式的方式,並追問資源分配的問題。

上述的個案例,STS所扮演的角色,並不是「反科學」,而是讓當代社會中舉足輕重的「科學」得以更完善。有趣的是,回顧現代科學的崛起,原本是要對抗教會在政策遊說上的解釋權,因而提出了另一種認識論,卻沒想到發展百餘年後,「科學家」與「實驗室」卻取代了當初「教士」與「教會」的影響力。機械論者主張知識應立基於個人的觀察經驗,但是在現代,昂貴的儀器使這些觀察經驗不再普及,而學術研究單位也非當初要靠科學家自行去遊說、爭取贊助,而是依附在國家補助的學術單位之下。於是,企業資本與政商網絡、政策遊說與研究挹注,就這樣彼此交引纏繞,而生成當代社會的特色面貌,無怪乎STS的領域發展,無論在國內外,近幾年更有愈加蓬勃的趨勢。

 

(四)期待更多的「真相」,與其他

不只是對這本書的肯定,最後筆者也想指出一些可以更好的地方。本書的副標是「STS如何重組真相」、在封底首行更以放大的字型強調「真相才不是你們想像的那樣咧!」對一般讀者而言,自然會期待個案例中「一般論述」與「STS觀點」的差異;然而,各案例的內容分配,落差其實不小:以每個案例約平均20頁而言,第一部分的「事件/ 現象」普遍都是2至3頁左右,但是「HPV疫苗與子宮頸癌防治」案例,卻花了將近半數篇幅在交代背景;又例如「RCA公害污染」與「拼裝漁筏」的「一般論述」不到一頁,約佔了該案例5%左右的篇幅、但是在「視障輔具」、「華航空難」的「一般論述」卻都在五頁以上;又例如「視障輔具」的「一般論述」佔了該案例50%左右的篇幅,是該案例「STS觀點」與「結論」的總和,而本書大多數案例,例如「華航空難」、「BMI與肥胖」、「遲緩兒童與早療」等,「STS觀點」卻是「一般論述」的兩倍以上或更多。筆者深知STS案例研究,在技術細節上的描述,或知識背景上的建立,往往難以簡化,但是作為一本專書,可以盡量以讀者角度來編配內容篇幅,更能在推廣與公民教育意義上,產生更卓著的影響。

本書在架構上,藉由最後的「關鍵字」提供了理論追蹤,但若能將「關鍵字」的部份與書中案例的作更多的連結、呼應,將可收提綱挈領之效,讓全書更具整體性。舉例而言,關鍵字的選取中有「行動者網絡理論」(ANT),而案例中有嘗試呈現ANT分析的,僅有「空難」與「視障輔具」兩篇;筆者明白該理論在學術領域的重要性,但是作為篇幅最長的「關鍵字」文章,應該可以期待該文在書中所扮演的角色。此外,若「關鍵字」的說明中,若能以書中收錄的既有案例作說明,對讀者在內容的吸收與理解上,相對會降低不少門檻,至少,一般讀者不必在「關鍵字」的各篇文章中,另外認識其他案例的細節。舉例而言,書中案例已收錄AIDS、HPV等,關鍵字「新興疾病與治理」一文中,卻以SARS、H1N1作為說明案例;「技術物的政治性」一文中,有提到拼裝車、拼裝橋等案例,也用了相當篇幅在討論低架長橋此一經典案例,但是或可考慮在書中收錄的「拼裝漁筏」案例上多著墨一下。對一般讀者來說,減少跨領域的專有名詞,自然會提昇對閱讀的理解。

從本書的視覺設計,不難發現有一個潛在的主題是「醫療」,因為八個案例中僅有二個是與工程機械相關(華航空難與拼裝漁筏),而五個關鍵字中又有兩個是針對醫療與及疾病。但是而台灣STS的既有研究中,也有另外不少案例是圍繞著「技術研究」、「適當科技」或是「遲滯型風險社會」、「公民參與」等核心所開展的,包括美國牛肉進口爭議、川流發電的技術、機車的性別研究、台灣綠建築發展的困境、高科技開發爭議中的公民參與顯然,如果有多重奏的二部曲、甚至是三部曲,都是很令人期待的事。



[1] 「核工專家VS.反核專家」,胡湘玲,1995,台北:前衛

[2] 較具指標性的是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,是國內第一間以STS為專長的教育學術單位;但是諸如成功大學「醫療與社會中心」(STM)、台灣大學社會系、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、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科學史組等、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君子以正位凝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