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niversity-student-1872810_1280-1024x682.jpg

圖片來源:pixabay,CC Licensed。

 

在面臨少子化的趨勢,「高等教育」也迎來退場壓力

學校的存在目的,是為了學生可以學習。學生所繳納的學費、學生父母所繳納的稅,都成為學生學習場域的建構元素:課程內容、硬體設備、行政支援、教材所需、教師薪資…… 等。然而,在面臨少子女化的趨勢,高等教育也面對退場的壓力,而這個議題,其實也牽涉著區域發展跟資源分配。

去(2018)年的政府數據統計顯示:台灣的人口自然增加,已經跌破 9000 人了;按照趨勢推估,今(2019)年很有可能就是「人口負成長」的開始。而這波少子女化的影響,早已讓永達、高鳳、高美等校的退場,行政院也在年前通過「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」草案,預計編列五十億元,要在三年內完成轉型或退場。這筆錢要怎麼花?學權在期間如何保障?成為日前「108 年大專校院學生會溝通平台:次長座談會」的一個主題。

筆者身為該議題的引導主持者,加上長期關注國內大專院校的校園民主與學生自治,本文嘗試梳理高教退場中的學權概況,以期學校的轉型過程中,不會失去教育的本質初衷,而淪為買賣喊價的金錢遊戲。

 

大專院校「被退場」也有重北輕南?重文憑、輕技術?

學校的存在,是為了學生要有地方學習知識,因此學生權益中的「受教權」保障,是一切措施的前提。然而,「受教權」並不限在有學籍的學生而已,對偏鄉地區而言,是否要離鄉背井才能求學,是一個很重要的限制門檻。

以教育部列入專案輔導學校名單的條件包括:學生人數未達 3000 人且註冊率連 2 年未達 6 成、校務評鑑或 2/3 的系所評鑑沒通過、欠薪 3 個月等。將「辦學績效」化約為上述條件,結果就是「南部、私立、技職」等大專院校,承擔了較大的退場壓力;這樣的退場機制無疑的強化了「重北輕南」、「重文憑、輕技術」的現況。

一間高等教育機構的設置,其實也意味著人力資源、產業技術,乃至於社會責任的配置,在已經失衡的現況上雪上加霜,無疑是讓「北漂現象」持續惡化。林強當年的「向前行」,唱出「阮欲來去台北打拼,聽人講啥物好康的攏佇彼」,時至今日、依舊是許多人的心聲。

因此,大專院校的退場機制能否因地制宜、為不同區域保留但書,將會是高教轉型連動到區域發展的一個可能方向。

至於目前就學中的學生受教權,恐怕是在 50 億轉型退場基金進場前,所受到的侵害最為嚴重。 在「108 年大專校院學生會溝通平台:次長座談會」中,各大專院校的學生代表出席,也指出目前的困境:併班上課、教師扛行政/ 招生責任、授課時數減少、師資專長不符、濫用兼任教師… 等情事,俱嚴重侵害的學生的受教權,教育部卻尚無出抬有效對策,讓學生只能承擔既有的失衡後果。

 

校園轉型成為議題,深化校園民主

「不爽不要念!」成為爭取學權時,常遇到的反動辭令。當學生席間提及受教權受到剝奪的時候,也表示自己在校內反映時遇到的回應;偏鄉學生面對相較高額的學費,卻受到更為差勁的教學品質。

「老師不是在忙著做研究衝點數、就是忙著招生,根本沒有時間好好備課。或是併班上課,卻是找外系專長不符的老師來唸課本。」論壇中數位學生不願具名的表示,並進一步指出:「教師評鑑其實都沒什麼用… 而這是我們唯一可以反應的管道了。」

當學校的設置,淪為服膺校務評鑑的點數、或是招生員額來平衡財政壓力,普及教育」的辦學初衷,很容易被侵蝕殆盡。 校方行政人員跟教師「圖個溫飽」、學生們「混個文憑」、然後主管機關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」,共犯結構於焉而生,而這些區域發展的失衡資訊,也默默地凐沒在資訊爆炸的社會中。

更重要的是,「高教如何轉型?」的討論中,身為最重要的利害關係者,學生們近乎失聲。明明學校的存在是為了學生學習、如何轉型也應優先顧及學生的受教權益,更別說學生繳納的學費、是校方財務的一大來源,但是無論在整併或退場機制中,學生參與的管道不但片面、發聲空間也非常受限。

不可否認,學生自治的知能與培養條件的確待改善,而高教轉型的危機也可以因此是個契機;議題討論最後的共識,包括期待有仿「學雜費調漲機制」的參與管道,讓學生們可以在入學前、求學中,乃至轉型後,都能受到權利保障。

少子女化是事實、轉型或退場也是個必然;對學生們來說,可以理解部內的政策方針,所以是在保障學權受教的前提下,談決策與執行的過程。就算各校狀況不一,也能藉由引入學生的參與,讓大家在實境中參與學習,培養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。於此,方能有望不愧對教育本質。

 

高等教育要改變的不只是本身問題,更是整體結構的問題

高等教育該如何平衡既有的市場、進一步走向公共化,這是轉型的課題。 因為高教的問題,從來也不只是高教本身而已:結構面的教育結構、就學機會、到教育品質,都是環環相扣的。 更重要的是,讓教育主體回到學生身上,由下而上地讓學生參與在轉型的決策當中、以因地制宜的方式,更有效地保障學生受教權。

早在 2012 年訂定的《國立大學合併推動辦法》,近幾年已是數間國立大學合併的依據;而目前在立院審議的「私校轉型及退場條例」,預計將分三年、框列 50 億轉型退場基金。但是這筆錢要怎麼花?關注下一個世代的轉型正義,大家都在看。

 

(本文作者是臺灣綠黨中央執行委員)

arrow
arrow

    君子以正位凝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