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本文原發表於「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既資源中心」電子報(2014:6,vol.65)。本文能夠發表,很開心能參與在成大的性/別社團「To拉酷」中,也感謝社長阿丸的引薦。

今(2014)年六月中,成大建築所的學生發起了「衣物沒有性別,自己的歧視自己救」的活動,相約無論男女,皆可穿裙子到該校光復校區的校門口,進行拍照、聲援「跨性別」。這個活動的起因,是因為他們看到「偷拍狂?變裝癖?鬍渣男扮女裝進麥當勞女廁引恐慌」這篇報導,發覺很多民眾對於性別的認知,仍相當有限,因此希望藉由打破刻板印象的方式、讓大家可以對不同的性別認同社群,能發揮更友善的態度。

今(2014)年六月中,成大建築所的學生發起了「衣物沒有性別,自己的歧視自己救」的活動  
圖片截自「風傳媒」相關報導

推薦書籍  因為缺乏對於多元性別的認識的了解,在台灣仍不時聽聞有相關的歧視或罷凌的事件。縱然因為葉永鋕事件,將「兩性平等教育法」改為「性別平等教育法」,藉此強調除了「生理性別」以外,性傾向、性別特質、性別認同等也需要重視。然而,從前述男扮女裝進女廁的新聞中看來,其實社會整體的進步空間仍不小,因此成大學生們在活動中,提出了具體的建議,呼籲設立「性別友善廁所」。

這個空間改造的提案,其實並非原創。目前在世新、中山、師大等校,已經有了「性別友善廁所」,主要是因為大家都體認到,「性別」是一個連續多元的光譜、並非男女二元對立而已。藉由這個事件,本次想引薦並討論的書籍,是由王志弘等人翻譯的「設計的歧視」(註一)一書,其內容正是針對空間環境的設計和打造,如何與與我們日常生活的行為和思考,相互發生影響。這本書原著是由Leslie Weisman於1994年出版,強調空間的設計過程,常常會嵌入個人的價值觀,因此,以男性為主的土木工程領域,很容易強化既有的兩性階級關係、也因此鮮少注意到更多元的性別需求。該書主要引述與批判的內容,都是以美國的空間規劃與政策作為討論的材料,但是依然值得在該書出版二十年後的今天,讓台灣可以多一些反省與思考。

本書先從空間的層級體系開始著手,敘述性別、建築與社會價值如何相互影響、共同生成。其中,作者指出:「在我們的社會裡,男孩被教養成為具有空間的支配力…女孩被教養要期待與接受空間的限制。」(p36)這不難在宿舍管理中得到印證:女宿往往有門禁、但是男宿卻沒有限制。或許我們可以想一想,為什麼男女要分宿?而到了大學的年紀,生理女性的生活卻要為此受限?

作者在第一章揭示了從建築到地景,各種不同尺度的空間,都與性別階級交相呼應,之後進入第二章,則分析了辦公大樓、百貨公司、購物中心、產科醫院等等,都一再強調:空間的配置、其實就是權力運作的結果。這些「公共建築」,並非是平等開放給大家的空間,而是呈現了社會壓迫的結果,也並非只是建築設計者個人的偏見而已。例如辦公大樓的案例,是藉由隱私空間反映了階級;具體上,老闆的辦公室前是秘書的辦公空間、秘書有責任去護衛老闆的隱私權,但是老闆卻能在雇員的辦公桌旁自由來去。至於產科醫院,既是產科醫生的工作空間、也是分娩婦女的生產空間,在空間的配置上,前者的需求往往擺在後者之上,「讓分娩過程從一個正常的生物事件變成病理狀況」(p79)。

緊接著在接下來兩章,作者從家庭和社區、街道等空間,進一步揭示公/ 私領域的混雜、以及權力意識型態的影響。例如第三章中,討論了不少無家可歸的街友、還有花街上的性工作者,這其實在台灣都是尚待討論的議題,因為我們的社會中一直都有遊民,常見的刻板印象,往往認為是個人的不努力而自甘墮落,但其實並不然,已經策展多年的「當代飄泊攝影展」,正訴說著在台灣底層生活的許多故事;至於性工作者的爭議,過往很容易跟性犯罪、或是爭議性的性事件都混為一談,而這些討論也並未因廢除公娼之後消失,「日日春互助關懷協會」也一直很努力著在做著倡議與組織的工作。至於第四章,則主要是從家庭空間中,分析性別角色的展演:許多電器產品,其實只是提高了女性家務勞動的標準,並沒有真的讓女性從家務勞動中解放;同時,如果家庭空間中若能提供私人休憩或辦公的話,也是以男主人的書房為優先。

在這個基礎之上,最後的兩章,主要是闡述了社會的多樣性如何反映在彈性的空間設計上,不單單只是住宅建築的設計,還包含有鄰里社區的經營、以及公共政策的補貼等等。作者在本書中,試圖藉由批判男性打造的空間環境,除了指出女性的身體經驗與觀察,也能營造出更友善的空間以外,也論及了不同性傾向、不同種族階級的需求,更需要一個多元友善的空間。這個空間,不單單只是實體空間而已、對於形塑實體空間的政策法令,其實也有所著墨,藉此加以強調實際的具體空間與抽象的價值觀念,其實是交互影響、難以切割的。這可以幫助我們重新審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,是誰設計、誰來使用?這些空間或資源的分配,有沒有落入什麼刻板印象之中?

因此,我們可以回到本文一開始提到的幾個新聞事件,並可以進一步思考:男、女廁的二分,其實是在生理性別的基礎上,不但忽略了遺傳發生率極少的「雌雄兼性」案例、也忽略了更為多元的心理性別認同,諸如跨性別者等等的存在。或許很直觀的想法,是會期待這些「少數」來配合主流的「多數」,但站在人權平等的立場而言,我們不應該為了多數人的方便、而忽視了少數人的需求。如果今天是以無障礙空間為例,應該很少人會主張,因為肢障的人數很少、而拒絕提供無障礙廁所或建立無障礙空間;而從前述引用的新聞標題中(偷窺狂?變裝癖?),卻不難發現,在性別議題的討論上,很容易冠以「倫理道德」的框架,進而壓縮了理性討論的空間。因此,我們更需要建立多元的價值觀,其中最重要的是:沒有人是「偏差」的,彼此之間只是「不同」而已

其中很值得一提的是,作者在書中,花了相當篇幅在討論,政策與空間如何維繫以「異性戀男性」為主的體系,並批評這種建立在道德上的「單一家庭土地使用分區」是如何的忽視了「未婚伴侶、同性戀情侶,以及那些共同生活的人」(p.190)。這與年前在台灣討論的沸沸揚揚的「多元成家法案」有遙相呼應之趣,也值得我們深思,何以為「家」?保守者認為,姻親和血緣是家的基礎,因此高喊「一夫一妻、一生一世」的口號,但是改革者卻主張,只要有有長期生活的事實,並且願意相依為伴,無論性傾向或人數多寡,都值得國家的保障。以性別關懷的立場而言,後者擴大了社會福利所保障的對象、更能貼近人權平等的理念,而且也無損於既有受到保障者的權益。

我們都生活在空間中、在不同的空間中做不一樣的事情,卻往往很容易「習慣成自然」,忽略了空間的設計者,其實有決定空間使用腳本的權力。本書從很多生活的事件開始描寫,讓讀者很容易進入作者想要陳述的脈絡,而該書雖然通篇論證有據,但因為行文淺白、翻譯通順,是本很容易閱讀的書。書中穿插的數量頗豐的圖片,無論是是室內裝潢的圖片、住屋設計的平面圖,最後一章甚至搜羅了原作者在美國舉辦為期兩年的工作坊成果,以塗鴉的方式呈現了女性對於空間的需求與想像,讓閱讀過程饒富趣味。而藉由本書耙梳空間權力的過程之餘,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,呼籲設立「性別友善廁所」、或是在政策倡議上,參加連署支持「多元成家」法案等等,隨時都能有性別關懷的實踐方式!

 註一:Weisman, L. K. 原著,王志弘、張淑玫、魏慶嘉合譯,(1997),《設計的歧視:「男造」環境的女性主義批判》。台北:巨流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性別 空間 多元
    全站熱搜

    君子以正位凝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