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美味代價  本文原發表於「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既資源中心」電子報(2014:10,vol.68)

「是不是等到最後一株樹被砍掉了、最後一條河被污染了、最後一尾魚被捕食了,人才會發現錢是不能吃的。」--克里族印第安人的預言

華人俗諺有云:「靠山吃山、靠海吃海」,其實是具體而微的彰顯了飲食文化,是人類生活與環境互動的結果。以中國八大菜系而言,也能看出不同的地方文化與環境特色,例如,北方多以牛羊入菜、南方的肉類則常以家禽魚肉為主;而麻辣食物有出汗去濕之效,因此多雨潮溼的西南地區出現了以麻辣為特色的川菜。然而,這些地方特色,隨著全球化的浪潮逐漸消失:各處林立的連鎖店,販賣著相似的餐點,而現在真要吃川菜,也非必要到中國西南去了。

這股自由經濟全球化的成果,看似光鮮亮麗:我們越來越容易吃到非當季、非在地的食物,甚至價格成本也隨著規模經濟而逐漸降低。飲食文化的在地性式微,也使得人與土地漸漸疏離。可是背後,卻有許多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議題,也變得隱而未顯,例如:食品工業、環境生態、通路剝削… 等,都隨著現代社會的高度分工,而逐漸受到忽視。本文欲引薦的影片,「美味的代價」(”Food, Inc.”,2008)正是由此切入,以紀錄片的形式,針對企業化經營後的美國農業與畜牧業,對環境造成的危害、以及生產過程中,對於員工與牲畜的不友善。對照到台灣一連串的食品安全議題,例如地溝油、毒澱粉、塑化劑、瘦肉精等等新聞事件,可以進一步幫助我們思考:除了「價格」以外,還有什麼是值得我們在進行消費行為時,能多加注意的地方。

走進超商或是大賣場,我們身為消費者,看似有很多選擇,但實際上並不然;以美國的肉品市場為例,過往還有許多的小型食品工廠,但逐漸被併吞到現在,四間主要肉品公司就擁有了八成的市佔率。這背後改變的,不再是食品包裝上風和日麗的的田園風光,而是高度機械化的工廠;影片旁白中說道:「我們不是在生產雞肉,我們在生產食物… 所以那些雞從養殖場出來,必須基本上體型一致」。換言之,就是無視於這些動物的生命權,因為牠們出生、繁殖的目的,就是為了要給被宰殺食用。因此,為了迎合人類愛吃雞胸、雞翅的需求,這些雞也被改造、讓特定部位的肉質變得豐厚,而且為了強調效率和標準化,肉品加工公司不但擁有這些技術,也讓飼養雞隻的農民在市場壓力下,被迫接受這些要求。最後,這些雞隻從生長到宰殺,僅僅需要以前的一半時間,牠們本身也因為骨骼跟不上肌肉生長的速度,而無法站立,更別提因為集約飼養的過程,這些雞隻終其一生難以見到陽光,為了在陰暗狹窄的雞舍中可以順利存活,不得不在飼料中加入大量的抗生素。

不只是雞肉,牛肉也是。因為政策補貼的關係,玉米成了最便宜的高熱量飼料來源,為了降低成本,從此集約畜牧的牛隻不再吃草。飼養牛隻的慣習改變,牛隻身體裡頭的共生菌叢也發生變化,加上抗生素的使用,終於發生了變異的大腸桿菌致人命於死的案例。影片中有位男童的母親,從男童食用漢堡至死之後,原本只是想搞清楚是怎麼回事的,卻發現自己的小孩不是個案,而僅僅是整個食品加工風險的一冰山一角;從此她開始奔波、投身食品安全法案的遊說倡議。然而,這位母親卻被這些肉品公司告以毀謗,從此官司纏身、騷擾不斷。

這位母親並非食品加工業打擊的唯一個案,因為這些企業購併的目的,無非就是大發利市,因此他們試圖壟斷的,還包含其他糧食生產與製造的市場。以農作方面而言,就深受基改食品公司的威脅;基改公司申請基因專利的結果,農夫無法再私自保留種籽,否則就會被控告侵佔智慧財產權(專利基因)。但是因為作物是藉由昆蟲授粉,就算原本是天然作物,也可能受到基改作物的影響;根據統計,時至2008年時,已有超過九成的大豆都含有專利基因。這些農夫無法保留種籽的意思就是,他們需要每年都跟這些基改公司買種籽,才有辦法生產食糧給民眾;姑且不論基改作物本身的風險辯論,但這些企業以自由經濟之名、專利保護為由,試圖從上游壟斷民生需求,無非就是期待有天,能讓全世界的人都需要看他們臉色吃飯。

推動這些食品工業推展的動力,主要是因為速食業的擴張。當一味追求價格與便利的時候,我們所改變的飲食習慣,不但間接促成這股食品工業化的發展,也讓政府向這些財團企業靠攏。一般的農民或中小企業根本,在市場中逐漸被購併,所有的風險集中在這些特定的企業公司身上。終於,加工食品,例如漢堡或汽水,變得比天然青菜還要便宜;而從外國傾銷而來的玉米、大豆、肉品,成本更是變得比本地生產的為低。根據台灣行政院農委會2013年的統計糧食自給率只剩下三成(32.7%)、穀類自給率甚至甚剩下不到三成(27.1%),而我們的小麥和黃豆則是100%都仰賴進口。

就電影所揭示的食品加工業過程、到台灣發生的食安風暴,其實再再凸顯的是,消費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吃下肚的東西,到底是怎麼生產、加工而來的。原本需要進行把關的政府機關,因為受制於外交壓力與自由貿易協定,終於,美國牛肉也進口了、基改黃豆也進口了。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資料顯示,進口大豆有九成是基因改造,但多數民眾並不知情。電影也同時揭示了,這些集約畜產與農業壟斷,如何造就檯面上看到的便宜價格,卻看不見檯面下的生產風險與環境成本——至少在光鮮亮麗的大賣場中看不到。

因此本文開頭即點明了:「飲食文化具體而微的反映了人類生活與環境互動的結果」,是想藉此闡述,在全球化的當代,飲食不只是考量價格、僅求溫飽的民生問題而已,農業問題也不只是經濟問題而已;這一切消費行為都關乎著,我們想要什麼樣的未來、要留下怎樣的環境給下一代。因此以「消費就是投票」為標題,旨在說明,我們其實可以藉由支持在地小農、生態農作的方式,擺脫大資本的控制、進而分散風險。面對食安問題,一般民眾急著指責政府把關不嚴、無良企業大賺黑心錢,但我們也需要進一步反思自身:企業的成長是有賴於消費者的支持、政治環境也是反映了選民的素質。如果要期待一個更安心的未來,在這一波波新聞與活動背後,實質的在日常生活中調整消費選擇,才是扭轉既有結構的治本方針。

有別於美國這樣高度資本化的社會,其實台灣已經有不少成果。在這一連串食安風暴以外,台灣各地近幾年如雨後春筍冒出的農學市集,其實已經顯示有不少人有消費自覺,開創日常生活可實踐的方式,來拉進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距離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,就是當年反「自由貿易協定」(WTO)的「白米炸彈客」楊儒門,他藉由輔導小農成立「二四八農學市集」,讓更多民眾有身體力行的機會、也能進一步認識「食農教育」、「食物里程」等理念。同時,為了避免通路剝削,保障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權益,「契約農作」與「共同購買」等消費方式,也在台灣建立有穩定的供需機制;開創前者的先河,是宜蘭賴青松的「穀東俱樂部」、後者則有主婦聯盟的「一籃菜」。藉由引介這部獲得2009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紀錄片的「美味的代價」(”Food, Inc.”,2008),期待與讀者共同自省,身為一個消費者,其實也對環境永續及自身健康,有著無可迴避的責任;而前述提到台灣的這些消費選擇,其實並非唯一的選項,台灣各地還有許多類似的消費機制與市場,等待我們的參與,讓我們日常的消費,可以如同投票選擇一樣,吃出一個安心的未來!

arrow
arrow

    君子以正位凝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