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現代社會是一個分工很細緻的社會;常聽到的一種說法就是「人是群居的動物」,我們共同生活在一起,彼此分工互助,然後造就我們的社會體系和制度。這個過程看似「自然而然」,但其實也不是那麼「理所當然」;從我們身邊的新聞時事,不難發現許多社會制度跟個人生活其實存在著衝突:校園罷凌、獨居老人、結構性失業、家庭暴力事件、土地徵收… 這些問題該怎麼辦呢?

美和科大社工系

本文是受潘佩君老師的邀約,將要在本(12)月底前往屏東美和科大分享「公共參與的內涵與策略」專題,特別寫下的手稿。月前,方結束九合一大選,無黨籍的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,為台灣政治史留下有里程意義的一頁:我們選舉的選擇,終於在國民黨、民進黨以外,還有其他選擇。這次的選舉結果,大多數人只會看到兩大政黨的角力,但其實若仔細留意,諸如柯文哲這樣的第三勢力,也已然悄悄崛起。  

「政治」就是「眾人之事」,簡而言之,就是「公共事務」。參與公共事務、關心社會的方式有很多,諸如志願服務、社會運動、資訊轉譯、甚至改變既有的日常生活方式… 等等式,其中內涵都有共通之處。在台灣,普遍對政治的誤解,就是「政黨惡鬥」、「抹黑」、「口水戰」等;但「政治」並不等於「政黨」、「民主」也並非就是只有「投票」而已。本文會概略說明「民主政治」的內涵,然後從志工服務、社會運動、公共議題參與等不同的策略,但是卻共通的內涵,嘗試進一步說明,無論是於公、於私,參與政治/ 公共事務的意義──特別是對青年世代而言──是讓自己的青春 、還有夢想起飛的權力!

所謂「民主」,簡單的說,就是「人民當家作主」。呼應到本文開頭,有提到許多制度跟個人所引發的衝突,其實要彰顯的,就是原本應該要遂行「民主」的制度,發生了失衡錯漏。「國家」應該是為了保障人民而存在的,就像學校存在的目的,是因為要讓學生有學習的場域;所以,如果當我說,學校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讓讓教官有班可以上、讓校長/ 老師有研究可以做… 聽起來不免有倒果為因荒謬感。類比到「國家」的制度下,我們便能理解,(台灣)這個國家之所以存在,並非是為了要讓總統有班可以上、也不是為了要讓公務人員有穩定的生活,而是要保障人民的權利。無論是學校或國家,此二者的制度運作,靠的都是基層的學生/ 人民;學生繳交學費到學校,讓校園制度得以運作,人民納稅給國家,才支撐起國家制度的運作。

因此在內涵上,校園的民主化、與國家社會的民主化,有其相同之處。但我們仍不免發現,原本是要維護學生/ 人民權利的制度,卻難免有時候出現失衡錯漏,所以就需要我們來共同參與。這不僅僅是「關懷弱勢」、「要有愛心」這樣而已,很多公共風險的事情一在提醒我們:在現代分工如此細緻的時代,我們不可能把自己的小世界過好就能無恙免災;毒澱粉、餿水油、國債高舉、核廢料、健保危機… 我們因為這些公共制度/ 政策,而變成某種生命共同體,一齊受到這些制度決策的影響。

在公共事務上的參與上,主要有兩種很不同的形象呈現,這兩種的落差相當大:一種是以樂捐、志願服務等等的方式,以「很有愛心」的形象展露在社會上;此外,就是以社運抗爭、被警察強制驅離的形象,在媒體上被塑造成「沒有禮貌」、「不理性」的「暴民」形象。當然,也不只這兩種策略而已,其他還有很多可以選擇的方式,但以下就先以這兩種主要的策略,作進一步的闡述。

無論是當「有愛心的志工」或是當「不禮貌的暴民」,這兩種方式,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。面對體制難以因應的緊急事件或是資源缺口等死角,我們需要「慈善公益團體」的存在,讓微觀的社會救助可以暫時獲得改善;但是如果面對的是叫為巨觀的政策議題、價值思辨,或是公共體制中的風險分配,就需要「倡議培力團體」的遊說與紮根。這兩種公共參與的策略,雖然很不一樣,但是主要的意義,都是期待體制可以保障到人民、落實民主的內涵。

如果不了解這個內涵,「志工」就會淪為「免費勞工」、而「暴民」就真的是成為名符其實的「暴民」了。而了解這個內涵之後,我們就會擁有一種能力,叫做「公民」;「公民」不單單是民上法規定的「20歲後就有投票權」這樣的資格,而是對於生活中,有參與政治的能力。這個參與的方式,無論是擔任志工或社運抗爭,我們都能清楚的知道這些行為有什麼意義和目的、這樣的參與帶來什麼樣的影響,然後進一步去轉化和組織這些影響,讓政府決策或社會體制,可以真的讓人民能夠「當家作主」。

當然,「民主」的內涵不只為社會帶來更和諧與理想的運作模式,對於我們個人也有很深遠的意義,就是具備看包容差異的能力、看見多元的眼光。這對於現在變遷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,更是相形重要:過往華人的文化都太習慣「聽話」,政治上也習慣以「父母官」來想像行政首長;但是在民主的制度下,體制要為人民服務,當過往的「父母官」成為今日的「公僕」時,作為人民,我們有能力「當家作主」了嗎?制度上有管道允許我們「當家作主」了嗎?「民主」的可貴,是讓我們能夠決定自己的未來,而不是受制於人。這正是台灣過往,對於政黨惡鬥的反感:覺察了投票制度的虛無性,因為選來選去都一樣,都是「挑一個比較不爛的」,卻很無奈「挑不出一個想要的/ 好的」。

這也是培養能力來掙脫台灣當前年輕世代的集體困境。不少人會說,是年輕世代「草莓族」、「啃老族」,彷彿是個人努力程度的問題,卻無視那些背景環境的因素。公民素養的能力之一,就是可以看出這些問題的結構性癥結,我們才有能力找到可能的解套方式;以青年失業問題來說,這不是大家都多考幾張證照就能解決的事情,提高競爭力對於問題解決有限,最後還要被批評說視「學歷貶值」。但出結構性的癥結,就是要正視很重要的一點:許多政策承諾所消耗使用的資源,除了是不可回覆性以外,也有很多「世代正義」的問題;換句話說,為了滿足當代的需求,而消耗掉未來世代的資源。舉例而言:現在決定要蓋核電廠,但是是由下一代要要面對核廢料;這一代決定要舉債建設,而那些國債是由下一代要扛起。作為一個青年世代,我們終究有一天會承接這個社會的運作;而現在就開始參與改變,在思辯、對話與行動中,也能直接培養我們面對多元挑戰的能力。

所以如果有公民素養的內涵,對於公共事務參與的理解,應該是要找回青春熱血的夢想權力!這個夢想是很務實的,去具體主張我們要一個怎樣的未來、因此能讓我們更深刻的活在當下。

作者現為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「科技與社會研究中心」執行秘書、綠黨高雄支黨部執行委員、台灣青年公民論壇協會理事、嘉義市/ 台南市/ 高雄市/ 屏東市兒少諮詢代表培訓講師、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協力講師,曾任台灣學生自治教育推廣協會創會秘書長、教育部青年政策綱領南區主持人、高雄市社會局圓夢計畫評審

 

arrow
arrow

    君子以正位凝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